OBE理念赋能“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评价”课堂教学 ——文传教师胡金莹与她的《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与活动指导》

发布者:乔玉洁发布时间:2025-01-07浏览次数:10


胡金莹,现为文传学院教育学第一教研室专职教师,本学期主讲《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与活动指导》、《普通心理学》课程。

课程内容: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评价。

主要任务:其一,能够设计科学严谨、合理可行的教学活动教案,让每一个教学环节都经得起推敲;其二,站在讲台上时,能够自信满满、行云流水般地进行教学展示,精准把控课堂节奏;其三,面对一份教案,能以专业的视角、敏锐的洞察力分析与评价其中的合理之处以及尚有不足的短板。

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评价”是实现学生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,学会设计科学、合理的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目标的重要途径。将OBE理念融入“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评价”,是实现“以学生为中心”,提升学生设计教案、开展活动的必经之路。真正做到“走出校园后能真正运用知识、技能与素养”。

20241217日第3节在H314教室,文传学院教育学第一教研室的胡金莹老师为24学教专升本4班教授“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评价”课程。

此次教学形式主要为“小组展示+讨论+点评+修正”。首先,邀请第五小组展示活动设计《保护眼睛》。随机挑选小组成员进行汇报,确保每位同学都能做到充分的参与与准备。第五小组从活动意图、活动目标、活动重难点、活动过程、活动延伸等方面进行了展示。其间,汇报融入科普的视频、贴合幼儿认知特点的生动配图等,展示出他们对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的理解。

(《保护眼睛》小组课件展示)

课堂的核心环节是小组讨论+点评。展示结束后进入小组讨论环节,每个小组即是一位“评委”,“评委”需要对展示的活动设计进行评价,包括优点及不足之处,并阐述评价的理由。评价结束后需给予对该小组的评分。其中两个小组点评道“在活动目标的设计上,应避免将认知目标与能力目标混杂”、“应注重活动过程的层次性与逻辑性”。教师对每位小组的点评进行肯定与纠正。

(教师指导与学生点评环节)

小组点评后进入教师点评与总结环节——“两个优点、三个反思点”。一是两个优点:(1)整个教学活动设计努力做到“儿童主体性”。活动导入采取作品导入的形式——谜语,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。活动过程有丰富的图片、视频、讨论等,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,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与自主性。(2)汇报成员表述的流畅性。在整个班级的注视下,能够做到流畅、清晰的阐述。二是三个反思点:(1)活动目标的设计上,何为认知目标、何为能力目标?(2)活动重难点的确定上。应明确整个活动设计的主要目标是什么,即认识保护眼睛的重要性、学会正确保护眼睛的方法。难点则倾向于行为习惯的养成。避免重难点不清等。(3)活动过程的层次性与逻辑性。活动过程要突出层次性与逻辑性,避免过程的混杂、不清,要层层递进,如导入(眼睛),到认识眼睛的重要性,再到结合幼儿实际生活呈现不良的用眼习惯,引发幼儿的讨论,最后,抛出话题“正确保护眼睛的方法有哪些”,引导幼儿再次讨论,教师总结。

(教师点评与总结)

最后,教师公布各小组打分+教师打分,平均分即为该小组最终得分。活动结束后,该小组需基于讨论、评价结果对活动设计进行修正,确保真正的理解、消化。

基于OBE理念的教学,真正做到了“以学生为中心”,不仅让学生在亲身体验、深度实践中扎实掌握了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评价的专业技能,更是淋漓尽致地展现出OBE理念在助力课堂教学质量所蕴含的强大能量。这一场教学实践探索,无疑为学生们未来顺利投身学前教育事业筑牢了坚实根基。

(文/图 谷陈梦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