谷陈梦,现为文传学院教育学第二教研室专职教师,本学期主讲《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》课程。
课程内容:专题一 第二节《幼儿园讲述活动》
主要任务:领会讲述活动的目标,掌握讲述活动的组织策略和指导方法,能够独立设计并组织实施幼儿园讲述活动。
11月7日第1节在H204教室,文传学院专职教师谷陈梦老师。在为22学教4班讲授《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》课程。在本节课中,谷老师在讲授“讲述活动的实施方法”时,以幼儿园大班“看图说话”《奇怪的洞》为教学设计对象,打开了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之门。
“逆向”的教学设计,是本节课的教学亮点,谷老师把结果作为起点,去寻找变化的“条件”,谷老师打开了学生多向性思维的可能性。课堂开始时,谷老师并没有直接教给学生看图讲述的方法,而是先给出看图讲述“奇怪的洞”的图片,并让同学们试着通过观察图片,并讲述图片的内容。在学生首次进行讲述时,难免会出现讲述不全面、讲述不细致的情况,大多数学生的线性描述是根据“时间”的发展演进。谷老师还请不同的学生讲述同一幅图片,使得学生在比较的过程中发现别人讲述的优点,反思自身在讲述中的不足,而这种对比也会更能够激发学生参与讲述的热情,学生也正是在这种试讲练习中不断获得进步。
在询问谷老师为何这样设计教学时,谷老师表示,这种逆向思维的受到OBE课程教学设计的影响,OBE课程教学设计是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成果导向教育理念,采用逆向思维的方式进行的课程体系建设。谷老师表示本节课的设计起点在于确定学习成果。《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》这门课更多的是教给学生学会设计语言领域的教学活动,所以要想学生能够组织好看图讲述活动,首先学生自身要能够有讲述的本领,因此将本节课的学习成果确定为学生会“看图讲述”。而教学策略采用逆向设计,进而先组织学生试讲后进行讲述方法的讲授。这种教学设计能够使得学生面临思维冲突,这种冲突是学生真实学习经验,因而对学生而言也是深刻的,这种学习是能够内化到其心灵深处的过程。
此外,谷老师在整个课程的设计上体现细化学习任务,《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》这门课程除了必要的理论知识的传授外,更重要的在于培养学生设计与组织教学的能力,而这种能力更多的体现在撰写教案与课堂试讲中。谷老师对于这两个种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课程的学习,并细化到学生的每次课堂作业里。在教案的撰写学习中,先让学生尝试写目标,然后再进行完整的教案设计;在试讲的能力培养中,先让学生观摩优秀教师课堂教学展示,然后再让学生从课堂导入环节展开试讲,最后才让学生展示整个课堂的试讲。这种细化教学成果,循序渐进的方式更加适合学生实际的学习需要,也帮助学生渐进式的获得成长。
(文/图 荆晨阳)